角色游戲教案。
老師上課前需要準備教案課件,只要把教案課件寫好就行了。教案是為了幫助老師規范教學行為和提升教學水平的重要支持。那么,如何編寫好教案課件呢?在經過反復確認之后,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決定推薦一篇題為“角色游戲教案”的文章給大家,感謝大家對本文的關注,歡迎大家訪問!
角色游戲教案 篇1
大班教案燒烤店主題角色游戲
目標:
1. 學習角色游戲的基本規則和玩法。
2. 能夠在游戲中合作、溝通和協調。
3. 體驗燒烤的樂趣,提高對食物的熱愛。
準備:
1. 教師準備燒烤設備和食材。
2. 學生準備自己的服裝和道具。
3. 教師提供游戲所需的音樂和劇本。
過程:
1. 教師介紹燒烤店的角色,并讓學生討論每個角色的特點和職責。
2. 教師提供劇本,讓學生閱讀并理解游戲的規則和流程。
3.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選擇自己的角色并設計角色的特點和職責。
4. 教師提供燒烤設備和食材,讓學生進行燒烤的準備。
5. 游戲開始,教師提供音樂和劇本,讓學生進行游戲。
6. 學生需要在游戲中合作、溝通和協調,以完成游戲的任務。
7. 在游戲結束時,教師引導學生分享游戲的感受和體驗,并鼓勵他們表達對食物的熱愛。
反思:
通過這個游戲,學生可以學習角色游戲的基本規則和玩法,并且能夠在游戲中合作、溝通和協調。同時,學生可以體驗燒烤的樂趣,提高對食物的熱愛。這個游戲還可以幫助學生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和領導力,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社交活動提供幫助。
角色游戲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已經積累了一些有關角色游戲的知識經驗,游戲內容開始向廣泛的社會生活擴展,在游戲中喜歡模仿接近的、熟悉的成人生活。他們游戲的目的性、計劃性、獨立性增強了,角色間的關系更復雜了,游戲中的合作意識增強了。在游戲中,他們能夠自主選擇伙伴、發展情節,充分運用玩具開展游戲,并廣泛地與同伴交往,他們已具有一定的設計游戲和評價游戲的能力。在各個區角活動中,隨著游戲的開展,幼兒所需要的活動材料也需隨時更新、添加,超市這種便捷的經營模式,是幼兒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開設超市既能滿足幼兒的活動需要,又給幼兒帶來了方便和樂趣。于是我設計了角色游戲《快樂超市》。
一、游戲目標:
1、能積極參與角色游戲活動,明確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職責,并能堅守崗位;
2、能自主選擇角色,學會用協商的方法分配角色,學會分工合作,分享游戲的快樂,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
3、通過游戲,培養幼兒熱愛生活、禮貌待人、遵守規則等良好的品德行為,培養幼兒在游戲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幼兒自覺地按要求歸類、擺放和收拾游戲材料的意識和能力。
二、游戲準備:
1、經驗準備:
(1)幼兒對超市購物有了一定的經驗,
(2)讓幼兒了解超市導購員和收銀員以及保安等職員的工作。
2、物質準備:
(1)文具、圖書、玩具、食品、服飾等超市擺放的有利于幼兒游戲用的物品。
(2)超市宣傳單、導購員和收銀員的服裝及工作牌;
(3)“銀行卡”、“錢”、“收銀臺”“購物卡”等。
三、游戲指導:
(一)通過談話引出主題:
前些天有小朋友說玩游戲的時候,有些需要的物品沒有,要是有家超市就方便了,這幾天通過大家的積極準備,今天我們的快樂超市就正式營業了!那么在營業之前我們要先進行培訓的,大家先來回答我的幾個問題哦
1、你看到超市有哪些工作人員?他們是怎么工作的?與人談話時語氣怎樣,是什么樣的態度?小結優秀員工的標準:
2、有顧客來了怎么辦?如果有的顧客買了東西覺得不滿意,你會怎么做?
3、如果你是顧客該怎樣做?教師小結最佳顧客的標準。
(二)幼兒商討角色分配,:收銀員、導購員、售貨員、播音員、保安等,不搶角色,可以協商輪流交換角色。
(三)幼兒游戲,教師觀察指導。
1、游戲規則:
(1)游戲時應堅守崗位、不擅離職守;
(2)和同伴說話聲音盡量輕,不在活動室內喧嘩;
2、幼兒游戲,教師指導,重點幫助能力弱的幼兒。
(1)教師觀察幼兒是否明確角色職責,并及時加以指導
(2)指導幼兒有序擺放、排列物品,有禮貌的向大家問好、介紹商品
3、教師以角色身份參與活動中。
比如:我想買飲料,你們這兒有些什么品種?
可以便宜一些嗎?
我昨天在你們這兒買的點心,過期了,你們說該怎么辦呢?可以換嗎?
4、引導幼兒加強各角色區的聯系,豐富游戲的情節。
引導幼兒大膽想象進行游戲,加強各角色間的聯系。
(四)工作人員共同收拾整理活動場地,結束活動。
(五)講評游戲。
請幼兒自行評議游戲情況,師生共同小結活動情況,
1、請幼兒說一說,你在玩游戲時有什么開心的事與大家分享。你最喜歡誰,為什么?評選“最受歡迎的顧客”“最佳營業員”。
2、說說在游戲中發現的問題,讓幼兒想辦法解決,為下一次游戲做好準備。
角色游戲教案 篇3
大班教案:旅游
教學目標:
1. 學習有關旅游的常識和知識,了解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的文化和特色。
2. 能夠運用語言和思維進行角色表演,扮演不同的角色,體驗旅游的樂趣。
3.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1. 教師準備旅游相關知識和資料。
2. 幼兒準備扮演不同角色的服裝和道具。
3. 電子白板和游戲材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活動
1. 通過圖片或視頻的形式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2. 提問: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去旅游,你們想去哪里?為什么?
二、學習旅游知識
1. 教師向幼兒介紹旅游的常識和知識,如旅游的時間、交通、住宿、飲食等方面的信息。
2. 結合幼兒實際,提問幼兒旅游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三、角色表演
1. 教師引導幼兒進行角色扮演,教師扮演導游,帶領幼兒了解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和特色。
2. 幼兒進行角色扮演,扮演不同的角色,體驗旅游的樂趣。
四、結束活動
1. 教師總結今天的學習,回顧幼兒的表現。
2. 鼓勵幼兒進行角色扮演,并邀請幼兒分享他們的旅游經歷。
3. 教師向幼兒展示游戲材料,引導幼兒進行游戲。
教學評價:
1. 幼兒能夠運用語言和思維進行角色表演,扮演不同的角色,體驗旅游的樂趣。
2. 幼兒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鍛煉。
3. 教師通過游戲的方式,引導幼兒學習旅游知識,提高幼兒對旅游的認識。
角色游戲教案 篇4
游戲目標
1、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2、通過表演發現其中的錯誤。
3、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4、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游戲準備
公交車模型、車票、錢袋、錢幣、椅子。
游戲玩法
1、公交車模型里擺好兩排椅子飾公交車里面的座位。
2、全班游戲分配好角色的扮演,先選出公交車司機、售票員,其余的當成乘客。
3、一起回想坐公交車的情形,回憶坐公交車的時候,公交車司機、售票員和乘客都是怎么做的?是怎么去說話的?
4、演出其中的情景,我們可以先表演一遍,讓孩子們挑出不對的地方,加以改正后,繼續表演。
5、每次表演完一次,要進行一次角色互換,比一比,看誰演的最好。
6、孩子們表演中可以自由發揮,也可以按老師的引導來進行表演。
角色游戲教案 篇5
一、重點區:數學區——比較7以內的兩數關系目標:
1.發現7以內前后兩數之間多1和少1的關系。
2.學會按照數量的多少排序。
投放材料:會沉的材料、會浮的材料,裝有清水、鹽水與糖水等水盆若干,記錄表。
指導要點:
1.感知7以內數量,點數操作盤中的點卡。
2.感知7以內相鄰兩數的關系,引導幼兒目測點數,比較7以內相鄰兩數多1和少1的關系。
問題:點卡上有幾個點子?比7多1的點卡是幾?比7少1的點卡是幾?
3.按數量多少排點卡或數卡。
二、介紹開設區域
1.科學區(各種各樣的杯子(一)):提供各種不同形狀、材質的杯子,引導幼兒區分各種杯子,知道名稱。了解各種杯子的特性,并能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
2.語言區(借你一把傘):提供借你一把傘的背景圖,引導幼兒根據畫面較清楚地講述圖片內容,理解適合自己的東西不一定適合別人的道理。
提供木偶、卡片、圖書,引導幼兒說:"請把……借給我,好嗎?等句式。
3.繪畫區(繁華的街頭):繼續提供繁華街景的課件或圖片、水彩筆等繪畫材料,大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出各式各樣的房屋。
4.操作區(篩花生、綠豆、米):繼續提供筷子一雙、小篩一個、小碟,花生、綠豆、米若干,讓幼兒練習用筷子夾的動作。
5.手工區(我設計的船):提供各種建構材料、泥塑及制作船材料的輔助材料,剪刀、透明膠等工具,讓幼兒初步學會用多種材料制作喜歡的船,提高手眼協調能力和創造力。
6.運動區(輪胎):繼續提供輪胎若干,探究輪胎的各種玩法。
三、幼兒游戲、教師指導。
四、收拾材料、集中講評。
角色游戲:飲食店(一)理發店娃娃家醫院游戲總目標:
1.對游戲活動感興趣,愿意參與活動,能自愿扮演各種角色進行游戲。
2.積極參與游戲表現各角色的行為、活動,逐步拓展游戲主題和情節。
3.能與同伴友好協商、合作,嘗試解決游戲中遇到的問題。
4.能遵守簡單的游戲規則,學會在游戲中使用禮貌用語。
飲食店一游戲目標:
1.了解廚師、收銀員、顧客不同的角色特點以及他們之間簡單的對話。
2.積極參與游戲環境的布置,感受快樂。
游戲準備:
1.經驗準備:與爸爸、媽媽一起到小吃店進餐,觀察了解小吃店的人員及環境。
2.物質準備:餐具(一次性紙盤、湯匙、叉子等),材料(餃子、面條、扁食、等食物)小吃店PPT。
3.環境創設:收集餐具、用具布置游戲環境。
游戲過程:
1.談話引入師:你們有吃過小吃嗎?(引導孩子們回憶)師:你們去過的小吃店是什么樣子的?
師:你們吃過什么小吃呢?我們尤溪有什么小吃?
(引導幼兒說出清湯面、筷子面、白粿、魚丸、粉干等)2.交流經驗師:小吃店里有什么?工作人員是怎么工作的?
3.教師播放PPT教師過程講解一邊做動作。
4.提出規則(1)工作人員不能隨意的走動,要負責好自己的崗位,使用文明禮貌用語。
(2)顧客要明確自己的身份。
(3)游戲結束后要把玩具送回家。
5.幼兒自由選擇游戲教師事先分配好角色,幼兒也可以自主選擇要扮演什么角色,(教師要特別跟幼兒強調不能大聲喧嘩和隨意走動)
6.幼兒游戲,教師巡視指導。
7.游戲評價
(1)讓幼兒說說自己的游戲體驗、感受,交流"小吃店"里游戲開展的情況。
(2)教師針對營業員的服務表現和顧客的表現進行評價。
結構游戲:美麗的公園
(一)活動目標:
1.在學習插會各種亭子、房子、樹等基礎上結合已有生活經驗學習建構公園。
2.發展觀察力、動手操作能力、創造力和相互協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引導幼兒參觀公園,觀察公園的各種建筑和景觀。
2.在區域活動復習鞏固原來的基礎插法。
3.課件:美麗的公園。
4.拱橋范例。
活動過程:
1.觀看課件:美麗的公園。
提問:這是什么地方?公園里有什么?是怎么樣的?你最喜歡公園里的什么地方?如果用雪花片,你會插什么?不會插什么?公園里的拱橋是怎么插的?樹可以怎么插?還有哪些東西我們也可以插?
2.教師示范拱橋范例,引導幼兒觀察:
出示范例,引導幼兒觀察:你們看老師也插了一座拱橋,這座拱橋是怎么樣的?引導幼兒說出拱橋是由哪些圖形構成的',插時可以用什么形狀拼合?
角色游戲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能正確反映角色的社會職責和角色相互間的社會關系。
2、 學會大膽、有創造性的選用替代物與游戲材料,學會根據幼兒的需要自制簡單的玩具,培養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 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4、 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 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麥當勞設施和用品;工作人員的服裝、標記;供幼兒自制或替代的物品材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回憶上次活動情。
1、在上周我們的角色游戲新介紹了什么工作?
2、你扮演了什么角色?
3、在活動中遇到了什么問題?發現了什么問題?你覺得可以怎樣解決?
二、幼兒按意愿選擇角色分組進行游戲。
1、幼兒自主游戲。
2、教師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游戲,注意“工作人員”應熱情禮貌的為“顧客”服務,“顧客”應文明用餐,不浪費“食品”。
3、指導幼兒根據“顧客”的需要自制各種“食品”。
4、啟發“工作人員”及時收拾和整理餐廳各類“物品”,保持清潔。
三、講評。
探討本次游戲的情況及其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下次游戲的要求。
四、結束。
提醒幼兒收拾、整理、歸類,擺放好各類物品進行場地整理。
角色游戲教案 篇7
主題:理發店
年齡:大班
目標:
1. 了解理發店的結構和功能。
2. 能夠在游戲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理發師、顧客等。
3. 學習如何剪頭發,以及如何與理發師溝通。
準備材料:
圖片、剪刀、洗發水、毛巾、鏡子、學費等。
步驟:
1. 教師出示圖片,講解理發店的結構、功能和理發師工作流程。
2. 幼兒觀看圖片,并初步了解理發店的結構和功能。
3. 教師出示理發師角色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理發師的工作職責。
4. 教師出示顧客角色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顧客在理發店的需求和注意事項。
5. 幼兒進入游戲,教師提供不同的頭發圖片,引導幼兒模仿理發師和顧客的動作和對話。
6. 教師根據幼兒表現進行獎勵和反饋,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游戲。
7. 游戲結束后,教師帶領幼兒總結游戲經驗,并講解剪頭發的技巧和如何與理發師溝通。
注意事項:
1. 在游戲過程中,教師需要保持耐心和引導性,幫助幼兒理解游戲內容和規則。
2. 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表現進行鼓勵和反饋,幫助幼兒建立自信心和積極態度。
3. 游戲結束后,教師需要帶領幼兒總結游戲經驗,并講解剪頭發的技巧和如何與理發師溝通,幫助幼兒鞏固所學知識。
角色游戲教案 篇8
游戲由來:
我們幼兒園地處繁華的旗汛口路口的優勢,班上的孩子時常到幼兒園周邊參觀各種各樣的建筑、店鋪等,在途中孩子們看到了幼兒園周邊許多福州風味的小吃店“依土撈化”“連江鍋邊”“湯圓”“魚丸”等,這些都是孩子們愛吃的食物。在一次角色游戲中,A小朋友加工廠里搓了魚丸,做了油條,開心地叫賣了起來……為了滿足孩子們的愿望和興趣需要,我們開展了“風味小吃店”的角色游戲。
游戲目標:
1、喜歡參加“小吃店”、“娃娃家”、“以的游戲,能積極參與游戲中并能表現出愉快的情緒。
2、會根據意愿選擇自己喜歡的游戲和角色,并明確自己扮演角色的分工和職責。
3、能較為逼真地反映出小吃店廚師、服務員、收銀員等人員的工作情況。
4、娃娃家中的角色會與小吃店的角色進行游戲交往。
5、根據教師創設的環境,能將各種小吃及游戲道具分類整理、擺放。
6、在游戲評價中能用較為連貫、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對游戲感受。
活動準備:
(1) 經驗準備:
A、請爸爸媽媽帶孩子品嘗福州風味小吃店,初步了解小吃的種類、名稱等。
B、教師與幼兒一起參觀“老福州”風味小吃店,幫助幼兒了解小吃店的人員安排、分工職責等。
(2)材料準備:小吃店——店牌、灶具、鍋、碗、收銀機、各種小吃(肉燕、線面、魚丸、什果等)。
(3)技能準備:在活動前初步學會如何煮各種小吃。
(4)環境準備:
A、運用欄桿、小桌等擺設布置小吃店
B、根據不同的店面設計不同的門牌。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欣賞“參觀老福州”的照片,幫助幼兒回憶小吃店的布置和人員的分工和安排。
提問:
A、這么多的小吃店,你們想開哪些? B、小吃店是怎么布置的?
C、廚師、招待員分別是怎么工作的? D、小吃店里有哪些人?
(2)介紹游戲的材料和玩法
A、游戲材料:灶具、碗、勺子、各種小吃(如肉燕、魚丸、什果等)C、游戲玩法:
a、廚師在廚房中根據招待員的票據煮出相應的小吃。
b、廚師應將煮好的小吃放在備用臺上。
c、顧客應先到收銀臺選擇自己要吃的小吃,再買票據交給招待員。
d、顧客要將票據交給招待員后,坐在餐桌上等小吃。
e、招待員要將顧客的票據交給廚師,并將小吃送到顧客的餐桌上。
(3)幼兒游戲,教師指導
A、教師以“小吃店”經理的身份介入游戲,協助幼兒布置“小吃店”場景。
B、引導幼兒能根據廚師的工作步驟和顧客的就餐程序進行游戲。
C、提醒招待員要及時收拾餐具,并保持餐桌的整潔。
(4)游戲評價
A、引導幼兒說說今天你在“小吃店”的游戲中扮演什么角色,你是怎么工作的?
B、你最喜歡哪個小吃店的工作人員,為什么?
觀察與推進:
在開展游戲前我們曾讓孩子去參觀了“老福州”小吃店,孩子們對小吃店的人員安排和分工以及基本的工作內容都有一定地了解,因此在開展游戲時孩子們根據自己的參觀經驗,與教師一起回憶了小吃店的人員有哪些、他們分別是怎么工作的、就餐的程序是怎樣的?在教師介紹了游戲的材料和玩法后孩子們興奮地開始游戲。在游戲中“小廚師”會根據自己顧客的要求煮出相應的小吃;“顧客”會知道先到收銀臺買票,憑票吃到自己想吃的小吃;“招待員”會幫助把“廚師”煮好的小吃端給“顧客”……但是在游戲中幼兒對于自己扮演的角色職責還不是十分清晰,容易出現角色分工不清,如“招待員”有時會不記得將小吃端給“顧客”,而廚師有時會跑到其他小吃店中進行游戲等,在下次的游戲中會重點指導幼兒能更加明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分工和職責,并能較逼真地表現出不同角色的工作情況。
游戲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能積極參與的游戲。他能夠根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游戲,如廚師會先擺放灶具再將食品一一放置在相應的位置;招待員會先整理餐桌;收銀員能將收銀機擺放整齊再整理票據。孩子們十分投入于自己的角色中,雖然在游戲規則上還有些不足,但是我想,孩子們能夠熱情、自主地參與游戲這比強加于孩子們去掌握的規則更重要。在游戲的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都很熱衷于在自己的游戲組中游戲,缺乏與其他各組之間進行的交往如娃娃家的爸爸媽媽只是一味地在家中整理、哄娃娃,而很少帶娃娃到小吃店中去吃小吃;招待員、迎賓員與廚師、顧客的語言交流也較少,在下次的游戲中將重點引導孩子們用語言進行角色間的交往;同時在游戲中小吃店的“廚師、招待員”提出小吃店里的招待員都有一個圍裙,這樣就不會把自己的衣服弄臟了。商店的“服務員”提出要有一些袋子裝貨物,這樣客人在買東西時比較方便。因此在下次的游戲中將根據孩子們的需求增加相應的游戲材料。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的《角色游戲教案合集》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幼兒園游戲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角色游戲教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