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號鳥教案。
經驗時常告訴我們,做事要提前做好準備。作為一幼兒園的老師,我們需要讓小朋友們學到知識,所以,很多老師會準備好教案方便教學,提前準備好教案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怎么才能讓幼兒園教案寫的更加全面呢?小編特地為你收集整理“寒號鳥教案錦集”,我們后續還將不斷提供這方面的內容。
寒號鳥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新詞。
2.能按事情發展順序,把幾句話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4.教師引導學生懂得懶惰,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過辛勤的勞動才能得到。
教學重點:理清事情發展順序,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教師引導學生懂得懶惰,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過辛勤的勞動才能得到。
教學方法:引導理解法、讀書指導法、示范演示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讀準多音字“號”。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訓練按時間順序連句成段。
3、學懂課文第1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齊讀課題“寒號鳥”,讀準多音字“號”。
2、你知道寒號烏是怎樣一種動物嗎,(對課外知識豐富的的同學及時鼓勵、教師出示掛圖或投影片簡介寒號鳥、)
二、布置自學: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我們學習后從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請同學們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用“·”點出你認為容易寫鍺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詞或句。
2、讀通課文,用“……”劃出表示季節變化的句子。
3、填空:這篇童話通過()和()作對比,寫出了喜鵲是()的,寒號鳥是()的。
三、檢查自學情況:
1、聽錄音范讀課文、(聽后自評并糾正)
2、指名讀一讀劃出的詞語、(互相交流評點)
3、說說哪些字容易寫錯、(教師點撥:“懶”字中間“束”羽寫成“束”、)
4、指名填空并齊讀。
四、練習按時間順序組句成段:
1、指名讀讀用“……”劃出的表示時間的句子。
2、將學生讀出的句子按順序出現。
3、學生獨立默讀體會,哪些句子跟季節變化有關,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節變化?(刪去跟季節變化無關的句子)
4、這些跟季節有關的句子應該怎樣排列?為什么?
5、練一練:《作業本》第5題。
五、理清文章脈絡:
1、默讀全文。
2、說一說:課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寫“冬天快要到”的事;……是寫“寒冬臘月”的事。
六、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讀懂三句話分別告訴我們什么,哪句話的意思是最主要的、(指導看插圖)
2、體會寒號鳥的懶惰、(學生理論,互評)
3、齊讀第1自然段。
七、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生字、
2、觀察字的結構,說說書寫注意點,以及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師范寫,引導學生再次邊觀察邊書空,注意筆順、
4、學生在田字格里仿寫,教師提醒寫字姿勢、
八、布置作業:熟讀課文,抄寫生字詞語。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講讀裸文,理解“漫山遍野”、“哀號”、“得過且過”、“哆嗦”等詞語的意思。
2、鞏固抓重點詞理解句子的方法,培養學生抓重點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3、懂得懶惰、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過辛勤勞動才能得到。
4.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整體切入:
1、根據簡筆畫,說話導入。
2、整體回顧,說說這是一只()的寒號鳥、()的喜鵲。
二、學習2~5自然段:
1、默讀2~4自然段,思考:從哪里看出寒號鳥懶惰?(“一一一”劃出)
2、檢查,出示幻燈(1),抓“累”字體會寒號鳥懶惰。
3、還從哪里看出寒號鳥懶惰,出示小黑板(1):寒號鳥不聽勸告,躺在崖縫里對喜鵲說:“……”。
4、抓“不聽勸告”深人體會寒號鳥懶惰。
a、寒號鳥不聽誰的勸告?
b、喜鵲怎么勸告?(結合指導讀、指讀→評點→范讀→自讀→齊讀)
c、從哪里看出寒號鳥不聽勸告?(圈圈劃劃,自讀體會,結合指導讀寒號鳥的話:指讀→評點→自讀→男女生對讀)
d.指讀第五自然段,思考:寒號鳥不聽勸告結果怎么樣?(結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導讀“悲哀地叫”的句子)
5、指導有感情朗讀第五自然段、(想象自讀→指讀評點→女生齊讀)
三、學習6~8自然段:
1、回顧學法:抓“不聽勸告”這幾個重點詞語提問解答,深入理解課文。
2、啟發學生圍繞“還是不聽勸告”自己提問,師小結后出示小黑板
a、寒號鳥不聽誰的勸告?
b、誰怎么勸告?
c、從哪里看出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
d、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結果怎樣?
3、學生輕聲自讀,思考上述問題。
4、四人一小組討論,準備匯報。
5、匯報自學、(學生自由匯報,老師隨機點撥,穿插朗讀訓練)
點撥要點:
①題b,比較喜鵲說:“……”和“喜鵲來到崖縫前勸寒號鳥說:“……”體會感情變化→指導讀好語氣。
②問題c,結合理解“得過且過”,指導讀出寒號鳥不耐煩的語氣。
③問題d,結合理解“最后的哀號”、“漫山遍野”等詞,引導學生想象寒號鳥在冰天雪地里發出最后哀號時的樣子、指導讀好第八自然段。
四、返顧全文,深化認識:
1、齊讀第九自然段。
2、深入思考,同樣是寒冬臘月,為什么喜鵲能在溫暖的窩里熟睡,而寒號鳥卻在黑夜里凍死了?(結合完成作業本)
3、訂正作業,隨機小結,完善板書。
4、學習了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小結學法,用幻燈打出:
抓重點詞提問解答展開想象感情朗讀
五、分角色扮演朗讀、
板書設計:
寒號鳥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正確地評判故事中的角色,從寒號鳥可悲的下場,懂得只顧眼前,得過且過是不行的,應該像喜鵲那樣看得遠。著眼未來,從現在做起。
2.學習按時間順序給課文分段。能創造性地復述課文,能續編、改編故事。深入領會課文內客,發展兒童創造性。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及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分角色朗讀課文;聯系生活實際,領會故事寓意。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檢查詞語認讀情況。
2.簡要概述課文主要內容。
二、出示“閱讀提示”,學生再讀課文。
閱讀提示:
(1)用“——”劃出表示季節變化的句子。
(2)思考:喜鵲和寒號鳥的表現具體有何不同?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三、學生匯報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1.理清敘述順序,整體把握故事結構。
出示句子。
幾陣秋風,樹葉落盡,冬天快要到了。
冬天說到就到,寒 風呼呼地刮著。
寒冬臘月,大雪紛飛。
概括成:開頭
冬天快到
冬天到了
寒冬臘月
2.著重引導學生理解喜鵲看得遠,為了將來,早作準備。
“幾陣秋風……”哪一個字告訴我們冬天快要到了?(盡)
“冬天說到就到……”從哪兒告訴我們天氣冷了?(寫了寒風)用了兩個詞,一個模擬聲音的“呼呼地”,一個表示動作的“刮”,就不是秋風習習地吹著,“寒冬臘月……”同樣寫風,怎么寫,告訴我們天氣更冷了?(打了一個比喻“像獅子一樣狂吼”。)
現在把這些描寫天氣的句子讀讀。(剛才提示的詞兒要突出一些。)
師小結:同樣寫天氣,用詞卻大有講究。再例如課文中同樣寫太陽暖和就有“太陽暖和”、“大好晴天”、“太陽暖烘烘”、“太陽普照大地”。
冬天來了,寒風這么冷;寒冬臘月,北風這么大。這些在冬天還沒有來到的時候,喜鵲有沒有想到,從哪兒知道?(準備過冬)當冬天還沒有到,喜鵲就想到冬矢,它想得遠,做得早,從哪兒可以看出它這樣想得遠?很對,這樣做很好?(溫暖、熟睡)
你們說喜鵲傻不傻?
真正傻的是誰?現在讀他們的對話。
同桌合作,分角色讀喜鵲和寒號鳥的對話。
指導喜鵲的話。
喜鵲熱心幫助,語氣誠懇?!昂桒B,別睡覺,大好晴天,趕快壘巢?!?/p>
喜鵲第二次勸寒號鳥,講出了現在不壘巢的危害,語氣加重?!俺锰烨?,快壘巢,現在懶惰,將來糟糕?!?/p>
試著用“今天 ( ),以后 ( ); 從小 ( ),長大 ( )?!睂W著勸勸寒號鳥。
指點:從喜鵲說的話,更看出喜鵲看得遠。
指導寒號鳥的話。
寒號鳥有沒有接受勸告?為什么不壘窩?在冬天來到的夜晚,凍得受不了,說第二天就壘窩,到了第二天為什么又不壘窩?誰來做填充。
試著用“寒號鳥只看 ( ),不看( )。只顧( ),不顧 ( )?!毙〗Y寒號鳥的特點,學習詞語“得過且過”。
“得過且過”(過得去就過去,過一天是一天。)
“得過且過”的人往往是目光短淺,鼠目寸光。
讀寒號鳥的話,一定要把它的糊涂、懶惰讀出來。
指導讀寒號鳥的兩段獨白。
內容一樣,讀起來語氣語調是不是一樣?
示范。各自練習。
指名讀。
第一次是“悲哀”,表示難過。
第二次是“最后的哀號”奄奄一息。
4.朗讀全文。
小組分角色讀。(集體讀敘述的話)
四、創編故事。
1.故事續編。
寒號鳥終于在一個嚴寒的夜晚凍死了。第二天喜鵲叫喚他,你們想當時是怎樣的情景,誰能把故事繼續說下去。
(叫喚、看望、嘆息)
在喜鵲的話中,啟發用上“如果”“假如”“倘若”。
2.故事新編。(二選一)
寒號鳥怎么就不會死,現在我們就編一個讓寒號鳥不會凍死的故事。
利用原有提綱。
開頭
冬天快到 不聽勸告
冬天到了 聽勸告
寒冬臘月 快活地活著
同座準備。
3.指名講述故事(帶飾頭表演)。
五、補充教學《明日歌》。
六、小結.
學了這個民間故事,我們懂得了不能像寒號鳥得過且過,而要像喜鵲,看得遠,做得早。
寒號鳥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正確認讀13個生字,讀準“號、當、和”三個多音字,重點
學寫四個左右結構的生字:朗、陣、枯、卻。
2.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理解第一自然段,感受主人公美好的家,積累并拓展數量詞。
3.通過對課文2-4自然段的學習,從喜鵲和寒號鳥的行為中初步體會喜鵲的勤勞和寒號鳥的懶惰。
核心問題:
從喜鵲和寒號鳥的行為中體會喜鵲的勤勞和寒號鳥的懶惰。
教學過程:
板塊一:認識寒號鳥,揭示課題
1.每到冬天來臨,有一種動物總會在大山的夜里,不停地叫:哆啰啰,哆啰啰。這是誰在叫?——寒號鳥
2.學多音字“號”和“哀號”
(1)點撥多音字:一把銅號
(2)出示句子:
寒號鳥重復著哀號:哆啰啰,哆啰啰……
猜猜哀號的意思,學習“哀”字字理。拓展怒號、哭號。
3.聽《寒號鳥的介紹》
3.介紹認“鵲”字:
寒號鳥有位鄰居,她叫——喜鵲。(記一記)
板塊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活動一:自由讀文,讀通讀順
1.出示自學要求:
2.認讀字詞,積累詞匯
(1)多字音:當作 暖和
(2)寒冬臘月 大雪紛飛 北風狂吼
讀出詞語背后隱藏的畫面,讀出寒冷的感覺,出示句子:
寒冬臘月,大雪紛飛。北風像獅子一樣狂吼,崖縫里冷得像冰窖。
(3)量詞詞組:一堵石崖、一道縫(fèng)、一條河、一棵大楊樹。
活動二:學習第一段,了解住所
出示:
山腳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縫,寒號鳥就把這道縫當做自己的窩。石崖前面有一條河,河邊有一棵大楊樹,楊樹上住著喜鵲。喜鵲和寒號鳥面對面住著,成了鄰居。
(1)相機學習生字:
堵:量詞,用來形容又高又大又厚實的物體,拓展:一堵墻
縫:借圖知道:裂開的細細的、長長的,我們叫它——縫。
拓展桌縫、牙縫、地縫
(2)明確住所:讀了第一自然段,我們知道,寒號鳥的家在——崖縫里,喜鵲的家在——大楊樹。
(3)發現規律,齊讀
板塊三:品讀課文,對比勤懶
兩個鄰居,最后的結果卻是完全不一樣,喜鵲住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卻凍死了,這到底是為什么呢?讓我們再來好好地讀讀課文。(出示課文2-4段)
活動二:為什么喜鵲能住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卻凍死了?請你到課文2-4自然段去找一找原因,用橫線畫出來。
(1)學生找句劃句
(2)交流評議
你找到原因了嗎?課文哪幾句話告訴我們了?
喜鵲一早飛出去,東尋西找,銜回來一些枯草,就忙著做窩,準備過冬。寒號鳥卻整天出去玩,累了回來睡覺。
寒號鳥不聽勸告
(3)男女生讀句子
A體會喜鵲勤勞(隨文學習生字“枯”“銜”)字理認識“銜”,圖片理解這個詞。
相機交流:一早、東尋西找(板書:勤勞)
B體會寒號鳥懶惰
C對比語言:喜鵲看見寒號鳥,是怎么說的?寒號鳥又是怎么回答的?我們下節課學習。
板塊四:借助兒歌,會讀會寫
1.活動三:兒歌朗讀,復習生字
2.指導書寫:觀察——指導——評議
寒號鳥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第13課寒號鳥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新詞。
2.能按事情發展順序,把幾句話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4.教師引導學生懂得懶惰,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過辛勤的勞動才能得到。教學重點:
理清事情發展順序,分角色朗讀課文。教學難點:
教師引導學生懂得懶惰,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過辛勤的勞動才能得到。教學方法:
引導理解法、讀書指導法、示范演示法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課
1.揭題。(教師出示第1張有課題的幻燈片)
(1)齊讀課題“寒號鳥”,讀準多音字“號”。
(2)你知道寒號烏是怎樣一種動物嗎,我們一起來認識主人公“寒號鳥”。(教師出示第2張有寒號鳥樣子的幻燈片)并介紹:傳說這種鳥經常在冬天的晚上不斷地號叫,發出“哆啰啰、哆啰啰”的聲音,所以人們叫它“寒號鳥”。(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寒號鳥的樣子,對課外知識豐富的的同學及時鼓勵。)
2.教師布置自學要求: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我們學習后從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請同學們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用“?”點出你認為容易寫錯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詞或句。
(2)讀通課文,用“??”劃出表示季節變化的句子。
(3)填空:這篇童話通過()和()作對比,寫出了喜鵲是()的,寒號鳥是()的。
二、初讀課文:
過渡語:剛才老師發現同學們按照閱讀提示讀書學習很認真,這時候老師檢查一下你們學習的情況。
(1)開火車朗讀課文。(同學們聽后互評并糾正)
(2)(教師出示第3張有詞語的幻燈片)指名學生讀一讀詞語:石崖、壘巢、懶惰、寒冬、吵鬧、厲害、悲哀、臘月、獅子、寒號鳥、伸伸腰、縫隙、大雪紛飛、得過且過、凍得打哆嗦。(學生讀詞語后互相交流評點)
(3)學生說說哪些字容易寫錯。(教師點撥:“懶”字中間“束”羽寫成“束”。)
(4)練習按時間順序組句成段。
a.指名讀讀用“??”劃出的表示時間的句子。
b.學生獨立默讀體會,哪些句子跟季節變化有關,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節變化?(刪去跟季節變化無關的句子)
三、整體感知: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讀懂三句話分別告訴我們什么,哪句話的意思是最主要的。(教師出示第4張第一自然段句子的幻燈片)指導學生有表情地讀句子體會意思:幾陣秋風,樹葉落盡,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說到就到,寒風呼呼地刮著。寒冬臘月,大雪紛飛,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風像獅子那樣狂吼,河里的水結了冰,崖縫里冷得像冰窖。
(2)教師引導學生體會冬天快要到來的自然環境。(學生理論,互評)
(3)齊讀第1自然段。
2、學習2~5自然段。
a.默讀2~4自然段,思考:從哪里看出寒號鳥懶惰?(“一一一”劃出)b.檢查(教師出示第5張幻燈片)抓“太陽暖和,正好睡覺”體會寒號鳥懶惰。
c.還從哪里看出寒號鳥懶惰?(1):寒號鳥不聽勸告,躺在崖縫里對喜鵲說:“??”。
d.抓“不聽勸告”深人體會寒號鳥懶惰。
(1)寒號鳥不聽誰的勸告?(教師出示第5張幻燈片后半部分內容指導學習)
(2)喜鵲怎么勸告?(喜鵲第一次勸告:寒號鳥,別睡覺,大好晴天,趕快壘巢。教師結合喜鵲勸告的話語指導讀→評點→范讀→自讀→齊讀)
(3)從哪里看出寒號鳥不聽勸告?(寒號鳥說:“傻喜鵲,不要吵,太陽暖和,正好睡覺?!保ㄈθ潉?,自讀體會,結合指導讀寒號鳥的話:指讀→評點→自讀→男女生對讀)
(4)教師指導學生展開想象:喜鵲是怎樣再次勸告寒號鳥的?現在天氣(),你看我(),你卻(),()
e.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喜鵲勸告寒號鳥,寒號鳥不聽勸告的語句。(想象自讀→指讀評點→女生齊讀)
f.教師引導學生讀第5自然段體會交流。
3、學習6~8自然段。
a.回顧學法:抓“不聽勸告”這幾個重點詞語提問解答,深入理解課文。b.啟發學生圍繞“還是不聽勸告”(教師出示第6張幻燈片)討論交流:
(1)寒號鳥不聽誰的勸告?
(2)誰怎么勸告?(喜鵲第二次勸告寒號鳥:“趁天晴,快壘巢,現在懶惰,將來糟糕?!保?/p>
(3)從哪里看出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寒號鳥說:“傻喜鵲,真啰嗦,太陽暖和,得過且過?!保?/p>
(4)想象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的結果會怎樣?
c.四人一小組討論,準備匯報。
d.匯報自學。(學生自由匯報,老師隨機點撥,穿插朗讀訓練)教師點撥要點:①教師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喜鵲來到崖縫前勸寒號鳥說:“??”體會感情變化→指導讀好語氣。②結合理解“得過且過”,教師指導學生讀出寒號鳥不耐煩的語氣。③結合理解“最后的哀號”、“漫山遍野”等詞,教師引導學生想象寒號鳥在冰天雪地里發出最后哀號時的樣子,你想對寒號鳥說一些什么?指導讀好語句:寒號鳥悲哀地叫著:“哆啰啰,哆啰啰,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壘窩?!焙桒B最后的哀號:“哆啰啰,哆啰啰,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壘窩?!保ń處煶鍪镜?張前面的幻燈片的內容朗讀)
f.教師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后明白的道理用明日歌展示: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凡事適時做,明日不待我。萬事待明日,明日能幾何?只有努力做,才不負日月。(教師出示第8張幻燈片的內容引導學生學習)
四、拓展延伸:
1、(教師出示第9張幻燈片)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說一說故事一:第二天喜鵲在枝頭鄰居寒號鳥,卻發現鄰居已經在嚴寒的夜晚凍死了,喜鵲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喜鵲的話里可以用上如果、假如等詞。)
2、(教師出示第10張幻燈片)引導學生講解故事二:如果寒號鳥接受了喜鵲的第二次勸告,在那個晴天壘巢了,結果又會怎么樣呢?
五、續講故事:
1、(教師出示第11--16張幻燈片)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展開想象編故事范例:傳說五臺山上有一種鳥,人們叫它“寒號鳥”。寒號鳥長著一身漂亮的羽毛。它到處賣弄自己的羽毛,看到別人干活,反而嘲笑。
好多好心的鳥兒提醒它說:“快壘個窩吧!不然冬天來了,怎么過呀!”寒號鳥說:“冬天還早呢,著什么急!”
冬天眨眼就要到了。鳥兒們晚上躲在自己暖和的窩里,而寒號鳥卻在寒風里,凍得發抖。它在山腳下找了一條縫,就把這條縫當做自己的窩。旁邊有一棵大樹,樹上住著喜鵲。
有一天,天氣晴朗。喜鵲一早飛出去,東尋西找,找回來一些枯枝、棉絮,給它的窩添加鋪蓋,準備過冬。寒號鳥卻整天飛出去玩,玩累了就睡覺。
晚上,寒風呼呼地刮著。喜鵲住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在石縫里凍得直打哆嗦,悲哀地叫著:“哆啰啰,哆啰啰,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壘窩?!?/p>
第二天,風停了,太陽很暖和。喜鵲又對寒號鳥說:“趁著天氣好,趕快壘窩吧?!焙桒B不聽勸告,伸伸懶腰,又睡覺了。
晚上又來臨了,寒號鳥又凍得直打哆嗦,悲哀地叫著:“哆啰啰,哆啰啰,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壘窩?!?/p>
就這樣重復了幾個晚上,大雪突然降臨,鳥兒們奇怪寒號鳥怎么不發出叫聲呢?原來,寒號鳥早就被凍死了!
六、布置作業:
(教師出示第17張幻燈片)布置課外作業:
1、回家把故事講給父母聽!
2、向父母說出你從故事中明白了什么?你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應該怎么做?
寒號鳥教案 篇5
(1)掌握斜二測畫法畫水平設置的平面圖形的直觀圖。
(2)采用對比的方法了解在平行投影下畫空間圖形與在中心投影下畫空間圖形兩種方法的各自特點。
學生通過觀察和類比,利用斜二測畫法畫出空間幾何體的直觀圖。
(1)提高空間想象力與直觀感受。
(2)體會對比在學習中的作用。
(3)感受幾何作圖在生產活動中的應用。
1、學法:學生通過作圖感受圖形直觀感,并自然采用斜二測畫法畫空間幾何體的過程。
把實物圓柱放在講臺上讓學生畫。
2、學生畫完后展示自己的結果并與同學交流,比較誰畫的效果更好,思考怎樣才能畫好物體的直觀圖呢?這是我們這節主要學習的內容。
1、例1,用斜二測畫法畫水平放置的正六邊形的直觀圖,由學生閱讀理解,并思考斜二測畫法的關鍵步驟,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及時給予點評。
畫水平放置的多邊形的直觀圖的關鍵是確定多邊形頂點的位置,因為多邊形頂點的位置一旦確定,依次連結這些頂點就可畫出多邊形來,因此平面多邊形水平放置時,直觀圖的畫法可以歸結為確定點的位置的畫法。強調斜二測畫法的步驟。
根據斜二測畫法,畫出水平放置的正五邊形的直觀圖,讓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檢查。
教師引導學生與例1進行比較,與畫水平放置的多邊形的直觀圖一樣,畫水平放置的圓的直觀圖,也是要先畫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點,由于不能像多邊那樣直接以頂點為代表點,因此需要自己構造出一些點。
教師組織學生思考、討論和交流,如何構造出需要的一些點,與學生共同完成例2并詳細板書畫法。
(1)例3,用斜二測畫法畫長、寬、高分別是4cm、3cm、2cm的長方體ABCD-A’B’C’D’的直觀圖。
教師引導學生完成,要注意對每一步驟提出嚴格要求,讓學生按部就班地畫好每一步,不能敷衍了事。
(2)投影出示幾何體的三視圖、課本P15圖1、2-9,請說出三視圖表示的幾何體?并用斜二測畫法畫出它的直觀圖。教師組織學生思考,討論和交流完成,教師巡視幫不懂的同學解疑,引導學生正確把握圖形尺寸大小之間的關系。
投影出示課本P17圖1、2-12,讓學生觀察比較概括在平行投影下畫空間圖形與在中心投影下畫空間圖形的各自特點。
寒號鳥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課文所描寫的畫面。
2、抓重點詞句品讀,想象、感受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培養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學寫觀察日記。
1、教材分析:這是一篇看圖學文,作者通過描寫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并啟發我們要善于觀察和發現。
2、教學重點、難點:
圖文結合,理解課文是怎樣描寫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 然景象的特點。
教學對象分析:
心理學認為,小學生具有好學、好動的特點,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在一節課中持續注意的時限只有二十分鐘。小學生由于年齡特點,視野不夠開闊,經驗不夠豐富,對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所出現的一系列自然景象缺乏感性認識。多媒體教學聲像并茂、視聽接合,能以直觀的圖像、艷麗的色彩、逼真的音響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現象,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
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根據學生實際,針對學生特點,本課教學首先立足本學科特點,在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并教會學生學習語文的一種方法。其次,以本課為載體,通過生動活潑地學習,激發學生課后繼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利用動畫課件,沖破時空限制,創設恰當情境,充分調動學生感官,讓學生積極投入學習過程,保持旺盛的'學習動力,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演示法、設境釀情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相結合,師生平等互動,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
①天上有面鼓,藏在云深處,響時先冒火,聲音震山谷。(雷)。
2、師:小朋友們真聰明。那么這節課我們再一次走進課文中去感受作者筆下描繪的這場雷雨。
師: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雷雨的呢?
(一)研讀1-3自然段。
1、(課件出示雷雨前圖)。
師: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幅圖,同學們猜一猜這幅圖畫的是雷雨前、雷雨中還是雷雨后的景象。
師:你的眼力真好!說得真準!同學們能看著圖說出四字詞語或。
【調動了學生視覺感官,促進了形象思維活動的展開,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濃厚興趣?!?/p>
2、師:小朋友們的詞匯量真豐富,都可以成為我的小老師了。下面我們來看看文中又是如何來描寫雷雨前的景象的?打開課本80頁,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1-3自然段。
提問:雷雨前是怎樣的一幅景象呢?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
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
師:同學們,我這里還有一句描寫樹葉和蟬的句子,我們先來看看,你們認為哪句話寫得更好?為什么?
【讓學生進行比較朗讀,在這一讀一對中,學生很快就理解了“一動不動”“一聲不叫”寫出了當時天氣的悶熱,并且讀得興趣盎然?!?/p>
師:老師剛剛聽到你讀“忽然”這個詞的時候速度很快,為什么呀?
【抓住重點詞語指導朗讀,提高了對節奏,輕,重音的把握,感受能力?!?/p>
6、師:聽同學們讀得這么好!老師禁不住也想把我的感受表達出來,跟大家一起分亨,歡迎嗎?(歡迎)
7、師:謝謝小朋友們的夸講。蜘蛛在雷雨前逃走了,那么其他的動物們都在干什么呢? 8、師:小朋友們的知識真豐富呀!你們看,快下雨了,閃電和雷聲這兩兄弟也匆匆趕來了。(邊說邊畫閃電)
指導朗讀并用越( )越( )說句子?!咀寣W生用什么越來越怎么樣說句子,是對知識的復習,激發學生發言的積極性,增強自信心?!?/p>
9、指導朗讀1-3自然段,練習背誦。
【 老師用多媒體呈現雷雨前圖,引導學生看圖說完整的句子或詞語,然后讓學生受到圖畫的感染,無需老師指令,就迫不及待地進入文本,自然而然讀得入情入味,從而感悟到雷雨前景象的美?!?/p>
(二)感悟4-6自然段,想象雨的變化。
1、過渡: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雨下起來了,那么雨中又是怎樣的一幅景象?請同學們自學課文4-6自然段。老師這里有一個自學小提示,希望能給你們提供一些幫助。(課件出示)
(2)感情朗讀課文,想象雷雨畫面。
2、學生匯報 3、比賽朗讀2、3、4自然段。
【此環節讓學生一次次的朗讀,一次次地感知課文內容,體驗文章情感?!?/p>
1、過渡:小朋友們朗讀的本領可真不小,你看,把這雨都給讀停了。這雨后又是怎樣的一副景象呢?現在讓我們走進課文第七、第八自然段,一起感受一下吧。
2、(出示課件) 師:請同學們默讀7、8自然段,邊讀邊想象雷雨后的景象。(生默讀)
提問:雨過天晴,你看到了什么?誰能把你這種愉快的心情給讀出來嗎?
3、 師: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欣賞著美麗的景色,青蛙高興地唱起了歌,那么,它看到了什么美麗的景色呢?
4、師:同學們的句子說說越來越完整,也越來越美了。那么你們愿意用讀的形式感受一下這場雷雨嗎?(愿意)就請你們齊讀一遍吧!
【讓學生更進一步地品讀課文,學生在讀中會更深地感受作者用詞、用句的準確,為學生以后的表達提供語言儲備,起到一個好的導向作用?!?/p>
1、過度:同學們讀得太好了,讓老師感受到剛剛下過一場雷雨。那么同學們愿意當小畫家用手中的畫筆把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美景畫下來么?(愿意)請聽老師的要求,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幅去畫,時間兩分鐘。比一比,看哪個小組完成的最棒。然后派代表到黑板上作畫。這樣不但激發了學生對原有生活經驗的回憶,而且還讓學生明白了更多的自然現象是要靠自己平時細心地去觀察,去發現。
2、匯報展示。
【雷雨在自然界中是一幅非常美麗的畫卷。讓學生把這場蕾雨的美景給畫下來,這樣不但激發了學生對原有生活經驗的回憶,而且還讓學生明白了更多的自然現象是要靠自己平時細心地去觀察,去發現?!课?、小結、布置。
師:這節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感受了雷雨前前后后的變化。希望同學們回家后也能留心觀察天氣的變化,并把它寫在日記里。
教學反思:
反思這節課的教學,我認為自己大部分的環節都能夠以學生為主體,比較充分地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注意學生語言的積累和運用,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整節課體現了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尤其是學生與學生之間,小組間的合作這一塊還是比較成功的。這有一點就是我今天也給了學生足夠的空間,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傊n程改革的一些新理念還是在這一堂課中得到了體現。
寒號鳥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堵、縫”等7個生字;會寫“面、朗、陣、枯”4個字。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哀號”等詞語的意思。
2.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3.初步感知寒號鳥和喜鵲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態度有什么不一樣。
1.以講故事的形式引出寒號鳥,出示寒號鳥資料。
2.把“寒號鳥”讀正確,強調“號”是個多音字,在這里表示哭叫,讀第二聲,引導學生用組詞的方式鞏固讀音,如“號叫、號哭”。
1.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寒號鳥和喜鵲的住處。
【通過看插圖.對照課文明白兩種小動物的“窩”是怎樣的,在對比中對寒號鳥和喜鵲的形象有初步感知?!?/p>
2.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圖文結合識字,出示“一堵石崖”和“一道縫”。
看圖理解“一堵石崖”和“一道縫”。識記“堵”和“縫”。
3.觀察插圖中喜鵲在干什么。(喜鵲銜著一些枯草,忙著做窩。)識記“銜、枯”。
4.從圖上看出這對鄰居的家有什么不同?(寒號鳥的住處是崖縫,不是樹枝搭建的,不夠保暖;喜鵲的窩里有很多保暖的材料.)
5.讓學生用一個詞來形容對寒號鳥和喜鵲的第一印象。
【這一環節采用看圖觀物幫助學生識記、鞏固生字“堵、縫、銜、枯”,增強生字識記的準確性?!?/p>
1.創設問題:寒號鳥為什么在嚴寒的夜晚哀號?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并用橫線畫出來。
2.出示兩次哀號:
寒號鳥在崖縫里凍得直打哆嗉,不停地叫著:“哆哆哆,哆哆哆,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做窩?!?/p>
寒號鳥重復著哀號:“哆哆哆,哆哆哆,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做窩?!?/p>
3.請學生朗讀,理解寒號鳥為什么會哀號呢?(因為天氣太冷了,而它又沒有窩,崖縫里冷得像冰窖,所以凍得哀號。)
4.理解“凍得直打哆嗦”“冷得像冰窖”,“得”后面是對前面的補充。
出示課后顥。
5.指導朗讀這兩句話。
6.創設問題:天氣真的.很冷,崖縫里冷得像冰窖,都把寒號鳥凍得直打哆嗦。那天氣是一下子變冷的嗎?(天氣是慢慢變冷的。)再讀課文,用波浪線畫出和季節變化有關的句子。
7.了解文章的順序。
(1)指名讀讀表示季節變化的句子。
(2)將學生讀出的句子按順序一一出示。
(3)板書概括3句季節變化的句子:“冬天快到了”“冬天到了”“寒冬臘月,大雪紛飛”。
(4)根據3個句子復述課文。
學寫漢字“面、朗、陣、枯”,重點指導“朗、陣”。
1.出示寒號鳥和喜鵲的圖片,回顧這兩種小動物的形象,用一個詞來說一說。
過渡:寒號鳥這樣哀號,鄰居喜鵲看不下去了,所以“勸告”它趕緊做窩。
1.創設問題:喜鵲是怎么勸告寒號鳥的呢?寒號鳥聽了勸告說了些什么呢?用橫線畫一畫它們的對話。
2.出示兩次對話。
3.指導學生理解喜鵲的話。(喜鵲關心勸告,語氣誠懇。喜鵲第二次勸寒號鳥,講出了現在不做窩的危害,語氣加重。)
小結:從喜鵲說的話,看出喜鵲目光長遠,勤勞踏實。
4.指導學生理解寒號鳥的話。(寒號鳥糊涂懶惰,脾氣暴躁,不聽勸告。)
6.教師示范朗讀。學生同桌間分角色練習。
7.分角色朗讀。
8.結合朗讀理解寒號鳥和喜鵲的對話,揭示寓意。
1.故事續編。寒號鳥終于凍死在嚴寒的夜晚。第二天喜鵲呼喚它……想象當時是怎樣的情形,把故事繼續說下去。
2.故事新編。寒號鳥怎么做就不會死?編一個讓寒號鳥沒有被凍死的故事。
學了這個民間故事,我們懂得了不能像寒號鳥那樣得過且過,而要像喜鵲,看得遠,做得早,明白美好的生活要靠辛勤勞動來創造,懶惰散漫就什么也得不到。
寒號鳥教案 篇8
原文:
山腳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縫,寒號鳥就把這道縫當作自己的窩。石崖前面有一條河,河邊有一棵大楊樹,楊樹上住著喜鵲。塞號鳥和喜鵲面對面住著,成了鄰居。
幾陣秋風,樹葉落盡,冬天快要到了。
有一天,天氣晴朗。喜鵲一早飛出去,東尋西找,銜回來一些枯草,就忙著做窩,準備過冬。寒號鳥卻整天出去玩,累了就回來睡覺。喜鵲說:“塞號鳥,別睡了,大好晴天,趕快做窩?!?/p>
塞號鳥不聽勸告,躺在崖縫里對喜鵲說:“傻喜鵲,不要吵,天氣暖和,正好睡覺?!?/p>
冬天說到就到,寒風呼呼地刮著。喜鵲住在溫暖的窩里。塞號鳥在崖縫里凍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著:“哆啰啰,哆啰啰,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做窩?!?/p>
第二天清早,風停了,太陽暖暖的,好像又是春天了。喜鵲來到崖縫前勸寒號鳥:“趁天晴,快做窩,現在懶惰,將來難過?!?/p>
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伸伸懶腰,答道:“傻喜鵲,別啰嗦,天氣暖和,得過且過?!?/p>
寒冬臘月,大雪紛飛。北風像獅子一樣狂吼,崖縫里冷得像冰窖。寒號鳥重復著哀號:“哆啰啰,哆啰啰,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做窩?!?/p>
天亮了,太陽出來了,喜鵲在枝頭呼喚寒號鳥??墒?,寒號鳥已經在夜里凍死了。
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號”,理解13個新詞。
2.能按事情發展順序,把幾句話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4.懂得懶惰。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過辛勤的勞動才能得到。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理清事情發展順序,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準確領會寓意。
教學準備
1.寒號鳥的掛圖或投影片。
2.課文錄音。
教學時間: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讀準多音字“號”。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訓練按時間順序連句成段。
3.學懂課文第1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齊讀課題“寒號鳥”,讀準多音字“號”。
(2)你知道寒號烏是怎樣一種動物嗎,(對課外知識豐富的的同學及時鼓勵。教師出示掛圖或投影片簡介寒號鳥。)
二、布置自學。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我們學習后從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請同學們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用“·”點出你認為容易寫鍺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詞或句。
(2)讀通課文,用“……”劃出表示季節變化的句子。
(3)填空:這篇童話通過( )和( )作對比,寫出了喜鵲是( )的,寒號鳥是( )的。
三、檢查自學情況。
(1)聽錄音范讀課文。(聽后自評并糾正)
(2)指名讀一讀劃出的詞語。(互相交流評點)
(3)說說哪些字容易寫錯。(教師點撥:“懶”字中間“束”羽寫成“束”。)
(4)指名填空并齊讀。
四、練習按時間順序組句成段。
(1)指名讀讀用“……”劃出的表示時間的句子。
(2)將學生讀出的句子按順序出現。
(3)學生獨立默讀體會,哪些句子跟季節變化有關,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節變化?(刪去跟季節變化無關的句子)
(4)這些跟季節有關的句子應該怎樣排列?為什么?
(5)練一練:《作業本》第5題。
五、理清文章脈絡。
(1)默讀全文。
(2)說一說:課文第( )自然段到第( )自然段是寫“冬天快要到”的事;……是寫,“寒冬臘月”的事。
六、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讀懂三句話分別告訴我們什么,哪句話的意思是最主要的。(指導看插圖)
(2)體會寒號鳥的懶惰。(學生理論,互評)
(3)齊讀第1自然段。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講讀原文,理解“漫山遍野”、“哀號”、“得過且過”、“哆嗦”等詞語的意思。
2.鞏固抓重點詞理解句子的方法,培養學生抓重點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3.懂得懶惰、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過辛勤勞動才能得到。
4.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1.錄音磁帶一盒。
2.小黑板若干塊。
3.幻燈片若干張。
4.寒號鳥、頭飾各一只及喜鵲貼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整體切人。
1.根據簡筆畫,說話導入。
2.整體回顧,說說這是一只( )的寒號鳥。
( )的喜鵲。
二、學習2~5自然段。
1.默讀2~4自然段,思考:從哪里看出寒號鳥懶惰?(“一一一”劃出)
2.檢查,出示幻燈(1),抓“累”字體會寒號鳥懶惰。
3.還從哪里看出寒號鳥懶惰,出示小黑板(1):寒號鳥不聽勸告,躺在崖縫里對喜鵲說:“……”
4.抓“不聽勸告”深人體會寒號鳥懶惰。
a.寒號鳥不聽誰的勸告?
b.喜鵲怎么勸告?(結合指導讀、指讀→評點→范讀→自讀→齊讀)
c.從哪里看出寒號鳥不聽勸告?(圈圈劃劃,自讀體會,結合指導讀寒號鳥的話:指讀→評點→自讀→男女生對讀)
d.指讀第五自然段,思考:寒號鳥不聽勸告結果怎么樣?(結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導讀“悲哀地叫”的句子)
5.指導有感情朗讀第五自然段。(想象自讀→指讀評點→女生齊讀)
三、學習6~8自然段。
1.回顧學法:抓“不聽勸告”這幾個重點詞語提問解答,深入理解課文。
2.啟發學生圍繞“還是不聽勸告”自己提問,師小結后出示小黑板(3):
a.寒號鳥不聽誰的勸告?
b.誰怎么勸告?
c.從哪里看出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
d.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結果怎樣?
3.學生輕聲自讀,思考上述問題。
4.四人一小組討論,準備匯報。
5.匯報自學。(學生自由匯報,老師隨機點撥,穿插朗讀訓練)
點撥要點:
①問題b,比較喜鵲說:“……”
喜鵲來到崖縫前勸寒號鳥說:“……”
體會感情變化→指導讀好語氣。
②問題c,結合理解“得過且過”,指導讀出寒號鳥不耐煩的語氣。
③問題d,結合理解“最后的哀號”、“漫山遍野”等詞,引導學生想象寒號鳥在冰天雪地里發出最后哀號時的樣子。指導讀好第八自然段。
四、返顧全文,深化認識。
1.齊讀第九自然段。
2.深入思考,同樣是寒冬臘月,為什么喜鵲能在溫暖的`窩里熟睡,而寒號鳥卻在黑夜里凍死了?(結合完成作業本)
3.訂正作業,隨機小結,完善板書。
4.學習了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小結學法,用幻燈打出:
抓重點詞提問解答
展開想象感情朗讀
五、分角色扮演朗讀。
板書設計:
寒號鳥
懶惰勤勞
玩睡——壘巢
直打哆嗦——住暖窩
最后哀號——熟睡
不幸——幸福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民間故事,教學的要求是教師引導學生正確評判故事的角色,從寒號鳥可悲的下場懂得只顧眼前,得過且過是不行的,應該像喜鵲那樣看得遠,著眼于未來,從現在做起。第二點就是按照順序去理清課文層次,能夠創造性地復述課文,編續寫課文,改編故事。最后就是教師培養兒童自學能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以及分角色朗讀課文。
我在教學中圍繞教學目標分別安排了六個教學步驟:描述帶入情境,自學課文,交流檢查自學,讀講課文,創造性地復述(新編,續編)補充課文和小結。我的教學設計比較注重小學生的復述和造句表達能力。
首先我引導學生描述帶入情境的,引起學生的興趣,在引入了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利用了課題,很好地讓學生注意了“號”這個多音詞。接著我是要學生去自學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我當時要求學生進行兩次閱讀課文,第一次是解決生字詞,整體感知,同學基本了解了文章大意,都談了自己的感受,他們都說出了不同的感受的,得出了不同的道理。第二次閱讀是我引導學生有表情朗讀喜鵲兩次勸告寒號鳥的語句,目的是讓他們弄清時間的順序是這篇課文的寫作順序,理清文章的脈絡。最后教師創造性地復述故事,我的教學設計比較注重學生的語句訓練。
寒號鳥教案 篇9
課題
13、《寒號鳥》
單元
第五單元
學科
語文
年級
二年級
學習
目標
1、會認1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懶惰、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道理。
3、分角色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懶惰、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道理。
難點
分角色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認識寒號鳥嗎?“寒號鳥”因其叫聲像嬰兒的啼哭,身上又長有飛膜,能像飛鳥一樣地滑翔而得名。其實,它不是鳥,而是哺乳綱鼯鼠科的獸類。它的足背呈橙黃色,所以又稱為“橙足鼯鼠”。主要分布在我國河南、甘肅、云南、青藏地區。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寒號鳥》的課文,伸出你們的右手跟老師一起板書課題。
認真觀察圖片,聽老師講解。
圖片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講授新課
一、初讀感知
1、自讀提示: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檢查生字詞
(1)自由讀
(2)小組賽讀
(3)開火車讀
(4)齊讀
(5)識字游戲
3、我會寫
面、陣、郎、枯、卻、將、紛、夜
(1)請學生觀察字形,想辦法識記字形。
(2)交流識記字形的方法,鼓勵學生自主識字。
4、多音字
號háo(號叫)hào(記號)
縫fèng(縫隙)féng(縫補)
二、再讀課文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的是什么事情?
這篇課文主要說的是在山腳下的石崖縫里住著一只(寒號鳥),和石崖對面樹上的(喜鵲)成為了(鄰居)。秋天到了,(喜鵲)開始找東西(做窩),而(寒號鳥)卻天天玩和睡覺。到了冬天,(喜鵲)住在溫暖的窩里,而(寒號鳥)卻被凍死了。
三、學習課文
1、出示句子。
幾陣秋風,樹葉落盡,冬天快要到了。
冬天說到就到,寒風呼呼地刮著。
寒冬臘月,大雪紛飛。北風像獅子一樣狂吼,崖縫里冷得像冰窖。
2、學習出示的句子。
(1)幾陣秋風,樹葉落盡,冬天快要到了。
哪一個字告訴我們冬天快要到了?
盡
(2)冬天說到就到,寒風呼呼地刮著。
從哪兒告訴我們天氣冷了?
(寫了寒風)用了兩個詞,一個模擬聲音的“呼呼地”,一個表示動作的“刮”,而不是秋風習習地吹著。
(3)寒冬臘月,大雪紛飛。北風像獅子一樣狂吼,崖縫里冷得像冰窖。
(把北風比喻成像獅子一樣狂吼,說明天氣更冷了。)
3、分角色朗讀喜鵲和寒號鳥的對話。想一想:為什么喜鵲能住在溫暖的窩里,寒號鳥卻凍死了??
寒號鳥,別睡了。天氣暖和,趕快做窩。
傻喜鵲,不要吵。太陽高照,正好睡覺。
趁天晴,快做窩?,F在懶惰,將來難過。
傻喜鵲,別啰嗦。天氣暖和,得過且過。
理解得過且過的意思。
得過且過:過一天算一天,不做長遠打算。
4、在喜鵲兩次勸寒號鳥做窩時,寒號鳥都說喜鵲“傻”,你們覺得呢?為什么?
喜鵲不傻,寒號鳥傻。因為在寒冷的冬天,沒有窩會被凍死。
5、那寒號鳥感到了寒冷,為什么還是沒有做窩呢?
因為寒號鳥懶惰。
6、冬天到了寒號鳥這時候是怎樣說的呢?
哆啰啰,哆啰啰,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做窩。
7、它做成窩了嗎?為什么呢?
沒有。它被凍死了。
8、從哪可以看出來?
天亮了,太陽出來樂,喜鵲在枝頭呼喚寒號鳥??墒?,寒號鳥已經在夜里凍死了。
9、同學們,你們說,如果寒號鳥沒有被凍死,到了第二天,太陽出來了,它會怎樣做呢?
繼續在崖縫里睡覺,得過且過。
10、讀一讀,照樣子說一說。
凍得直打哆嗦冷得像冰窖
熱得直冒汗熱得像蒸籠
…… ……
11、拓展提高
明日歌
明日復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萬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
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水東流,
暮看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
請君聽我明日歌!
自讀課文,思考問題。
學習生字,說一說自己的識字方法。
再次讀課文,思考問題。
邊讀句子,邊體會。
說一說
分角色朗讀
思考問題,并回答。
想一想,說一說。
讀一讀
認讀詞語,讀準字音,幫助學生了解故事大概,為進一步學習語文打下基礎。
鍛煉學生概括課文的能力。
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體會。
分角色朗讀課文,讓學生更加理解文本。
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及想象能力。
課堂小結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好逸惡勞、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勤勞的人才會得到幸福。
板書
13、寒號鳥
寒號鳥喜鵲
懶惰勤勞
玩、睡做巢
直哆嗦住暖窩
寒號鳥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首先通過做相同功所用時間不同引入功率的概念,再全面解析物理量功率的物理意義、定義、計算公式、單位等,通過估測學生上樓時的功率學以致用。功率是初中物理量力學功能中重要的一個物理量,也是后面將要學習的電功率的基礎,并且是生活中機械的一個重要指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理解功率,知道功率的物理意義、定義、公式和單位。
2、會估測人做功的功率。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學歸納認知功率,提高學生的自學歸納能力和交流能力。
2、經歷估測功率,提高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估測功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將物理與生活聯系的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具:
每組鉤碼一盒、彈簧測力計一個、米尺一根、機械停表一塊。
(3)測量工具和需要測量的物理量。
1、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2、你還有哪些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和大家共同探討一下。
2、收集家中用電器及其他機器的功率,并對它們進行排序。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的《寒號鳥教案錦集》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幼兒園教案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寒號鳥教案專題,希望您能喜歡!